在全球经济面临多重挑战的大背景下,电子行业展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发展势头。近期,中国上证指数在市场波动中小幅上涨1.39%,然而电子板块却出现小幅下跌0.62%。这并没有掩盖其中蕴含的结构性机会,随着AI技术快速普及、苹果产业链的改革与国际芯片设计领域的盈利改善,新的发展机遇正在孕育。
2025年,联发科技在国际嵌入式展上隆重推出了其新一代高性能边缘AI物联网芯片——Genio720和Genio520。这两款芯片不仅支持最新的生成式AI模型,还兼容人机交互技术和Wi-Fi7、5G Redcap的升级,显现出极强的市场前景。
将这些芯片应用于智能家居、智慧零售等场景,联发科的战略显然是在为未来的AI生态体系奠定基础。预计在2025年第一个季度,这些芯片将向开发者发送样品,加快多模态AI应用的落地。
与此同时,英伟达于2025年3月17日举办的GTC大会上,聚焦于其新一代AI算力硬件的创新。从电源设计到新材料的使用,英伟达通过引入锂电化备用电源和超级电容,来解决GPU在瞬时负载下的压力,提高市场竞争力。PCB领域的最新探索新材料如PTFE和HVLP5,旨在减少传输损耗、提升散热效率,充分展示了英伟达在高效运行数据中心与服务器方面的技术实力。
随着AI技术的演进,形成了从云端到终端的全面布局。在这种背景下,边缘计算和传感器技术的升级显得尤为重要。生成式AI模型的迅速发展与智能终端的结合,推动相关芯片设计企业朝向高效能、低功耗的方向发展,形成了激烈的市场竞争。
在智能驾驶市场,禾赛科技于2025年宣布与欧洲顶级汽车厂商达成了独家合作协议,获得了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前装激光雷达订单。这一消息无疑是推动激光雷达行业进入量产新周期的重要一步。禾赛此前与零跑汽车的合作,将激光雷达搭载的高阶智驾车型带入了12万元的市场区间,显示了激光雷达在智能汽车中的广泛应用潜力。
激光雷达作为高阶自动驾驶的核心技术,其量产和普及标志着这个行业正式从技术验证阶段迈入量产阶段。随着越来越多汽车厂商推出价格亲民的智能车型,车载摄像头和毫米波雷达等传感器的需求不断攀升,进而推动汽车电子产业链的整体扩容。
随着技术的迅速演变,比亚迪计划在3月17日发布其超级e平台。该平台将采用800V高压架构与碳化硅(SiC)技术,推动整个电动汽车行业向高效率方向发展。数据显示,当前800V车型中碳化硅的渗透率已经从2023年初的不到15%提升至80%。如果这一平台能成功推动碳化硅在中低价位车型中的应用,相应的半导体衬底、器件及设备企业将迎来巨大的市场机遇。
综合来看,当前的电子行业正处于AI技术创新与智能驾驶普及所推动的多重转型阶段。联发科在AI芯片及硬件领域的突破、禾赛科技在激光雷达市场的快速进展以及比亚迪针对碳化硅技术的积极探索,共同绘制了这一行业未来的增长蓝图。伴随着技术的走向成熟与成本的逐步降低,电子产业链的深层价值将愈加突出,未来的发展值得期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